2025年9月25日,由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泵阀产业科技创新分会(简称泵阀分会)和中国石化易派客公司以及中石化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泵阀产业科技创新分会一届二次会员大会暨2025首届阀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成功召开。
会议由泵阀分会副会长、江苏圣泰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涛主持。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秘书长周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熊建新、中海油集团研究院首席专家尤学刚、中石化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雨虎、中石化南京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舒春疆和业务经理尚一峰、中国石化易派客公司标准部经理齐会平、中石化润滑油公司经理徐华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爱民、兰州理工大学教授张希恒、江苏大学教授刘建瑞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上海阀门厂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盐阀门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圣泰阀门有限公司、有氟密集团有限公司、超达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有限公司、青岛伟隆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凯科集团有限公司、远大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一阀门有限公司、济南迈克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万恒阀业有限公司、浙江永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阀门总厂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盐电阀门有限公司、湖北泰和石化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良固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工阀门有限公司等(排名不分先后)会长单位领导和理事、会员单位代表200多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会长兼泵阀分会会长宋银立做了题为:“科技赋能、市场驱动、促进我国泵阀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主题报告。
他首先分析了我国阀门产业发展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阀门产业新技术趋势、新市场、新机遇与新挑战。并指出,随着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提升,阀门技术将加速迭代,AI技术、激光熔覆技术等将广泛应用。企业是创新的主题,要重视适应智能化场景应用要求的、满足极端工况使用条件的、满足环保零泄漏要求的特殊阀门的研究开发,要关注深海油气开发装置、新型储能装置以及核聚变新能源装置等配套阀门市场。
宋会长还强调,“单打独斗”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发展形势。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合作,努力实现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结合是发展趋势。
最后,宋会长还就协会所做工作向会员代表做了汇报。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熊建新和中海油集团研究院首席专家尤学刚做了报告。
熊总做了题为:“AI助推阀门实现‘被动控制’到‘主动智能’的跨越”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阀门在石化工业应用现状,并分享了AI技术在石化装置中的应用和AI技术在阀门制造及产品上的应用趋势。
尤总做了题为:“深海能源开发与阀门产业链科技创新”的报告。他介绍了阀门在深海油气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和特殊使用工况要求,并提出了海洋工程阀门以国代进、研究开发的建议。
中国石化南京有限公司陈雨虎副总经理介绍了中石化集团公司物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现状,通报了中石化阀门采购的规则和包括优化框架协议、强化质量管控、向上下游延申、推进全供应链可追溯等设想。
中国石化易派客公司标准部经理齐会平和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徐华杰经理分别介绍了易派客平台服务工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情况和润滑油产品情况。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泵阀分会副秘书长王爱民分享了阀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方案。浙江久恒光电科技公司董事长吴旭浩分享了激光熔覆技术在阀门产品上的应用案例。
上海阀门厂股份有限公司、超达阀门股份公司、江苏苏盐阀门机械有限公司和纽威阀门股份公司等四家优秀企业分享了本公司在“阀门产业链协同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
出席会议的会长单位领导向全体会员表示,将会继续为产业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最后,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周迎秘书长致闭幕词。
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都特别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国泵阀产业需要从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力,持续推进协同创新,争取早日实现泵阀强国的目标。
会议在融洽的氛围中闭幕,取得圆满成功。